close


上一篇:後慈湖


 


2010年 8月 13日 Fri 下午


 


在探訪『後慈湖』祕境之後


透中午的前慈湖 真是熱到沒地方躲


在青楓樹林下 我們停腳步歇歇


喝茶 聊天 小孩看到石桌石椅 又爭取時間打起遊戲王卡


(真愛聊! 都聊了半天了還沒聊完) (怎麼聊得完 我們已聊25年了)


 



 


炎熱的太陽下 走在先蔣公的雕像區中 沒有大樹遮蔭 的確有點自虐


進入到遊客服務中心 看到過去蔣家時代的文物和史蹟


與服務台索取了一張地圖 這就是我們待會兒的美食導航圖


 


 


來到大溪 名產是豆干 花生糖 碗粿 我沒興趣


今天我們要以中正公園為主 吃那網路上小有名氣的阿婆麵店(中正公園附近)


阿婆麵店 (大溪鎮中正路60號).是一位健談逾70歲的客家婆婆


聽著阿婆訴說那千層腸的繁複工法  不由得心中肅然起敬


這傳統客家美食 我不曾在客家餐館吃館 做法太麻煩 賣這美食難賺錢


阿婆說 這「千層腸」用大腸套大腸(啊~也就是小兒科裡難搞的腸套疊?)


最高紀錄一次可連續套入35個合體 這多層次腸 咬起來不會像大腸橡皮筋


有點脆又有點軟 咬起來不費力 沒有大腸的腥味 有如肉製品的千層派


 


「陽春湯麵」不只是只有湯麵


阿婆的陽春湯麵還有幾片瘦肉片 豬肝 加上少許油葱酥


但「肉燥乾麵」不是放油葱酥 是魯肉末 


客倌要湯麵還是要乾麵 都好吃


 


 


 



最後要特推「藥燉豬腳」


阿婆的「藥燉豬腳」湯頭有中藥的甘甜 湯味香濃 豬腳軟爛 


特大的當歸頭 是藥材主角之一


在一旁又打起遊戲王卡的小孩 紛紛回到桌上來吃豬腳 一口接一口


可惜孩子們想吃的『黃金蛋』已賣光了


 


右邊的自製蝦米辣醬 很香 但無法消受


光吃一隻小蝦米嚐味道 叫我們二個女人淚汪汪 真是無敵辣 


阿婆說:她自製的辣醬都超級辣 (阿婆~你嘛卡早貢)


不過那味道真的很香 屬於客版的XO醬吧


 


阿婆強調她店裡的所有湯頭絶不加味精


全是用大骨熬成的美味湯品 喝完不會令人口乾舌燥


 


 


 


 


 


吃完二點的中餐 下午茶緊接上場


在菜市場的這條街來回走著 賴媽媽的豆花店在體育館一樓入口處


(真是有夠不明顯的 原來體育館的一樓還有另一個功能:菜市場)


豆花有點ㄉㄨㄞ ㄉㄨㄞ 的彈性 不會吃一口就散整碗的恐怖感


豆花湯汁不甜膩是我選擇的主因 花生煮得很綿密 入口即溶


 


 


 


走在大溪的和平老街上 幸虧不是假日 人潮未湧現


老街走廊上的攤販也多 現代速成飲料四處可見 


除了建築物的風味猶存 是老街的特色 但內容物乏善可陳


 


 


 



 


渡船頭碼頭? 這又不是淡水 怎會有碼頭?


街底的渡船頭碼頭 店家年輕人發揮創意尋古的一家店


在這大漢溪畔 過去是水路發達時 可以在此搭船一路到淡水 所以才叫渡船頭 


再看看溪底 今昔風貌差粉多 


現在的溪底乾涸見底 過去繁盛的水路運輸只能靠想像


 


 


 



 


意外發現中正公園內有一棵樹很特別 


榕樹糾纏在相思樹上 像陰魂不散的愛戀情侶 也像難分難捨的夫妻樹


 


 


公會堂(蔣公行館)藍框白牆 浙江與閩南融合的建築 和慈湖的陵寢雷同


從大溪 慈湖 角板山 再深入到宜蘭的棲蘭 


好像先蔣公特別偏愛北橫這一路上的小鎮 


每一處都有行館 都有他據此望鄉的堡壘





 


來到武德殿 有日本武館的味道 有著武士道的肅靜簡約之美 


現成為藝文展覽 脫鞋進入看畫展 另一種知性的大溪風情






 


在大溪也走了一下午 該是啓程回家了


回家應該不會下錯交流道吧?


 


錯! 又搞大烏龍了


在南下二高新竹系統要接一高時 看到一個很像該下去的交流道


下了去 怪怪的 再上來 繼續南下


 


下一個 又下去了 說不出的怪! 


再次接上交流道 又馳騁在南下的二高上





二高一直開到清水接國道四號回豐原 才接回一高順利回到了家


但因傍晚下班時間 因錯陽差 雖有點繞路 路上車況好開


也許比原計路線要早回家呢


 


沒想到識途老馬也有搞不清楚狀況的路


大概是今天車太好開 太順手 捨不得回家吧


(今天是開君兒的Toya**車 特別好開)


 


(我是現代科學人 不想去認定今天是13號星期五又逢農七月 小心開車安全第一才是回家的捷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idi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